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由輕鋼龍骨、模殼,連接螺栓和混凝土組成,其特征在于:的水平和縱向輕鋼龍骨由兩根上下平行的鋼筋組成,鋼筋由蛇形鋼筋支撐,由固定板焊接而成,水平和縱向輕鋼龍骨正交形成樓板的平網格,網格內放置模殼。本期新聞資訊的內容,小編會為大家介紹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的施工工藝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工藝流程:安裝支架安裝主次楞調整密肋梁底標高和拱度安裝模殼質量檢驗。
2、支撐系統可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框架或門式框架,可預組裝組裝成固定的飛模支架,可通過吊裝進行組裝和分解,也可將鋼柱、鋼(木)龍骨和角鋼組成的單件支撐系統散裝拆卸。由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設計決定,施工時實施。設計高度超過3.5m時,每隔2m用直角扣件拉鋼柱,并與構造柱連接牢固。
3、頂進粗略調整標高后,安裝10cm10cm主材,間距約60 ~ 120 cm。之后在主木條上安裝7.5cm10cm木條,間距40 ~ 60 cm。子木的間距應根據多根肋的間距確定。505角鐵(預裝)應安裝在二次不敏感的兩側。在安裝副不敏感器之前,先釋放主不敏感器上的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模殼邊緣,即準確釋放密肋的位置線,使副不敏感器(即密肋)軸線位置準確。
4、四次安裝不靈敏后,仔細調整頂升升降,使不靈敏的頂面符合設計標高(即密肋壁板的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)。并按設計要求起拱。設計無要求時,拱高為全跨長的1/1000~3/1000。
5、根據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組裝設計的布局,根據模型,將模殼安裝在二次楞的兩側支撐角上。在模殼腳下增加一個頂桿,以保證在模殼表面噴灑水質隔離劑的模殼底部的剛度,單向模殼的長連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厘米,以避免接口處橫向剛度不足。雙向模殼安裝應在一個柱形格柵中從中間向兩端排放,不應從一端向另一端排放,以免出現兩端肋不相等的現象。在不能使用模殼的地方,可以用木制圖案來填充。
6、根據模板分項工程質量逐項評定標準,檢查模殼模板。檢查介紹了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的模殼自身剛度和連接節點緊密度的保證措施。進行預檢驗。
以上就是本期新聞資訊的內容了,TOPLA雙向密肋組合模板的施工工藝是這樣了。這種樓板不需要支模,其熱工性能、防水、防潮、隔音、抗震性能以及重量參數十分優異,節省鋼材和原材料,并且擁有敷設管線的空間。
小編:Chihiro